农历八月廿六日早7时,由滁州广播电视台、37000vip威尼斯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滁州古城行走·甲辰十二月令”文化研学游公益活动之“八月篇:金刚巷里说名贤”于文德街启程。
本次活动由滁州文史专家、市地情人文研究会顾问、琅琊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琅琊区政协原副主席徐茵担任主讲嘉宾。37000vip威尼斯文学与传媒学院、滁州市第五小学的师生代表,滁州广播电视报小记者,市地情人文研究会、朗读者协会部分会员,以及爱好古城文化的热心市民等近两百人,沿“菜市街-金刚巷-吴棠故居”线路研学行走。
守护安宁的滁州卫。本次研学游的启程地,是位于老琅琊剧场附近的滁州卫旧址。穿越六百多年的时光隧道,这里曾是明代洪武年间设置的滁州卫署旧址。
站在滁州卫署的旧址之上,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音,在耳边轻轻响起。门前的这条古道,明代时唤作卫前巷,后改名衙署街,1949年后并入文德街,那份庄严与肃穆,依旧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想当年,滁州卫麾下5600人,不仅屯田养马,自给自足,更是滁州城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守护着上下水关与六座城门的安宁。
因井而名的水井巷。游学队伍循着菜市街一路往前,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痕迹,每一景都诉说着古城的故事。水井巷横亘在菜市街与原中心街(今南谯北路)之间,因巷中的一口老井而得名。过去的青石板路已被水泥沥青所代替,但那口饱经沧桑的老井,依旧蹲守在巷陌的一角,默默地注视着穿行巷中的每一位过客和滁州这座古城的发展变化。
停驻在老井旁,37000vip威尼斯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大学生、滁州广播电视报的小记者、朗读者爱好者们一起深情朗诵滁州当代作家郑心一先生的散文《瓦檐上的秋天》,用声音传递着对古城文化的热爱与景仰。
几世繁华的鲜鱼巷。在滁州,提及“鲜鱼巷口”,几乎无人不知;然而问及“鲜鱼巷”在哪,却很少有人知晓。徐茵老师根据康熙《滁州志》所载城图,清楚地指出了“鲜鱼巷”所标示的位置。
原来,鲜鱼巷自古以来就是滁州城内一条最繁华的大街。南宋时期,辛弃疾主政滁州,所建奠枕楼就在这条街上的招福坊。民国时期,鲜鱼巷被斩头去尾,取中间“南起中心桥,北接石狮街”一段保留了鲜鱼巷名,北段“南起今文化巷口,北至东后街”改称石狮街,南段“南起四牌坊,北至中心桥”改称中心桥街(又叫中心街)。鲜鱼巷与东大街形成十字路口,俗称鲜鱼巷口。1949年以后,鲜鱼巷与石狮子街一起并入中心街,即今天的南谯北路。街巷名称虽已改变,但鲜鱼巷口这一地名口口相传、传承至今。
味蕾飘香的傅同兴。在滁州人的味蕾记忆中,五一饭店是挥之不去的的老味道。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饭店,原名傅同兴酒馆,由民国时期傅秉志先生创办。1936年,文化名家徐悲鸿、方令孺、盛成等人来滁游罢琅琊山后,曾在傅同兴酒馆就餐,众人对此处美味赞不绝口。方令孺在散文名篇《琅琊山游记》中写道:“孟公坝黑尾金鳞的大鲫鱼,其味鲜美无比。还有用酿泉制出的甜米酒,色香惧佳,味亦醇厚。”
1937年抗战爆发,傅秉志先生无奈举家离滁,酒馆委托他人经营,生意一落千丈。1950年,傅秉志先生将这份心血之作捐给了滁县工会。工会迅速组织3名厨艺精湛的厨师进驻,于同年5月1日正式开业,五一饭店由此诞生,小笼包、水晶包、馄饨、锅贴、卤牛肉等特色美食,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商业传奇的卞源昌。卞源昌是滁城一家颇具传奇的老字号店铺。起初为杂货铺,后因经销美孚公司洋油(煤油)而声名鹊起。在那个年代,煤油灯照亮了千家万户,也照亮了卞源昌的财富之路。
卞源昌的建筑,古色古香,两进院落,前店后宅。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一楼变身布店,其余房屋则成了滁县商业科的办公场所和职工宿舍。时光荏苒,建筑犹存,破旧斑驳的外表下,依旧可寻那份古朴与精美。
张氏家族的江源泰。江源泰瓷号是民国时期滁州城最大的瓷器店。老板本姓江,因为没有儿子,就过继了张姓外甥继承家产。张家有弟兄五人:老大张抚青常年在上海经商,老三在民国天津市政府招商局工作,江源泰由老五张庆柏经营,老二、老四则均是毕业于美国的高知分子。
老二张庆桢(1904-2005)是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安徽高等法院推事,安徽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45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参事,1948年当选为国民政府立法委员。次年去台湾,曾任政治大学、东吴大学、台湾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法制史》等著作。
老四张庆松(1908-1982年)是美国纽约州大学博士、中国变态反应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1949年以后,张庆松积极协助解放军顺利接管协和医院,并任中国协和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卫生部学术委员。1980年代初,他大力抨击耳朵能认字的“特异功能”,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决顶住了歪风邪说。
沐浴沧桑的六一泉。清流街上的六一泉,是民国时期开办的一个浴室。“六一”两字取自欧阳修的号六一居士;“泉”与“池”一样,都是浴室的惯用别称。1960年代,六一泉改名胜利浴室,房产证则仍然沿用六一泉的名字。
清流街改造前,胜利浴室已停用多年,整个房屋坍塌破败,只有迎街的这面墙基本完好。为保存古城记忆,清流街改造时仿照澳门圣保禄教堂的前壁大三巴牌坊保护办法,把这面墙保护了下来。
祈祝祭祀的火神庙。火神庙巷是因为巷中的火神庙而得名。古时,冶铸、铁匠、陶瓷、鞭炮等涉及火的手工行业,都有祭祀火神的习惯,以求事业兴旺发达。滁州火神庙中,就供奉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祝融。
火神庙原为江东祠,供奉俗神石固。明代嘉靖年间,胡松重修并立碑。光绪年间改奉火神。1970年代,火神庙改为滁县黄梅剧团办公、排练的场所。目前呈保护状态有待修缮,但雕琢的门楣与屋檐下,仍可见当年旺盛烟火的余烟袅袅。
古韵悠悠的金刚巷。由火神庙巷南折进入金刚巷,这里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滁州古城历史风貌、街巷系统和成片的传统民居群落。青色的砖、灰色的瓦、老旧的窗格、木制的阁楼、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声,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历史感。
37000vip威尼斯文学与传媒学院大学生和滁州广播电视报小记者共同朗诵王禹偁诗作《滁州官舍(其二)》:“失职金銮假一麾,琅琊山色绕城池。解龟且作三年调,下马先吟八绝诗。勾检簿书宁免俗,逢迎使命亦随时。公余不敢妨吟咏,异日声名继至之。”
王禹偁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先于欧阳修50年担任滁州知州,醉翁亭景区的二贤堂就是纪念他与欧阳修的。今日诵其诗,纪念其诞辰1070周年,致敬先贤。
爱国情浓的陶振武。陶振武1893年出生在滁州,曾在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与著名的和平将军张治中同学并成为挚友。1918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后曾在阎锡山、卫立煌麾下,任师长、中将高级参议等职务。退休后曾任滁县参议长。
陶振武家老宅位于四牌楼北面、金刚巷东侧,四进四出,中西合璧,建筑精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陶振武将房产交公,先后成为西门街道、滁城税务所办公室、滁县税务局宿舍。
1959年,陶振武担任天津市文史馆馆员、天津市政协委员。长子陶荣锦1949年去台湾担任结核病防治院院长,陶振武坚决反对并断绝来往。直到1957年,陶荣锦推辞台湾卫生署长的任命,到瑞士接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聘请后,陶振武才与之恢复通信,接受儿子每月300元的汇款。1981年,陶荣锦在北京协助筹办中国结核病防治中心,争取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百万美元的资助,为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年陶振武在天津逝世,天津市政协破格在天津市烈士陵园为他举行了追悼会。
爱乡情切的吴总督。位于中心街(今南谯北路)的吴棠故居,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青砖黛瓦,是典型的江淮民居。2019年滁州市对其进行修缮,目前呈现四进三院落,7间房屋均抬梁式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352平米,建筑面积960平米。故居展陈包括“寒门总督”“保境安民”“以文化民”“名宦交游”“情系滁阳”5个部分,采用图文展板、多媒体播放、场景还原、实物展示等形式布展。
故居的主人吴棠,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吴棠(1813 -1876),字棣华,号仲宣,自幼家贫却矢志不渝,终以道光十五年举人身份步入仕途。他的一生,勤勉为民,政声卓著,一路由知县升任漕运总督、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四川总督、署成都将军,最终成为封疆大吏、晚清重臣。
吴棠对故乡情谊深重,曾发出“足迹半天下,无如故乡亲;交游及四海,无如故乡人”的感慨。在晚清动荡的局势中,他在家乡兴办团练,保一方平安。上奏朝廷,驱除祸害滁州6年之久的太平军叛将李昭寿,并奏请豁免税赋,捐银重建学堂、捐款重建醉翁亭,帮助滁城百姓休养生息。
活动当天,吴棠后人特地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赶来,向吴棠故居捐赠了吴棠画像、吴氏世系表。滁州市博物馆馆长陈磊代表馆方接受了捐赠,并表示真诚谢意。吴棠侄五世孙吴至正表示:“这次捐赠表明我们吴氏子孙不忘先祖,用他的精神与品格,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进、勇往直前。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传承。”
滁州市第五小学的小朋友在此朗诵清代吴炳仁的诗作《滁人侯载之携眷归里赋此奉答》:“晨夕望君归,共踏城西路。琅琊列翠屏,西涧喧晚渡。春风煮酿泉,秋雨醉菊圃。永矢敦古欢,相过忘朝暮。”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袁少厚先生书写了吴棠的诗《顺庆道中寄内》:“环滁山下旧荆扉,竟岁思量未拂衣。一曲驪歌听不得,大江东去鹤南飞。”
朗读爱好者诵读了清代张之洞送吴棠东归滁州时所作的《滁山书堂歌送吴仲宣尚书东归寓滁州(节选)》“忽忆家园万牙籤,蛛丝蠹跡无人埽。滁山深蔚滁泉香,中有尚书读书堂。宋槧明钞四罗列,朱履白髮中徜徉。不惜饼金购一轴,充栋都曾经手触。”
“滁州古城行走·甲辰十二月令”文化研学游活动以“与古城亲密接触,让世界看见滁州”为宗旨,按照农历月令,一月一主题、一令一行走,精心设计十二条主题文化研学游路线,助力滁州古城文化传播。活动由滁州广播电视台、37000vip威尼斯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滁州市地情人文研究会、滁州文化研究中心(37000vip威尼斯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提供专家支持,滁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滁州广播电视报、滁州书画院、滁州市作家协会、琅琊区关工委、滁州博物馆、滁州市第五小学、滁州朗读者协会、亭城读书会等单位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协力支持。(通讯员:王山青 审核:王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