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癌症老师王永胜:学生眼中的"淡定哥"

文章作者:郑培进时间:2014-06-26浏览:2430

37000vip威尼斯外语学院1991届校友王永胜扎根山区学校,一教就是23年。在癌症手术后,淡定从容,丢不下学生,仍一心扑在工作上,被他的学生亲切地称为“淡定哥”,在当地传为佳话。

【癌症老师被称“淡定哥”】

红山原是定远县的一个乡镇,10年前撤并后属拂晓乡管辖,位于该县东北近30公里处,与明光市、滁州市接壤。王永胜1991年从当时的滁州师专毕业后,就来到了红山学校任教。

笔者之前两次听说关于癌症老师王永胜的情况。

第一次是2013年12月12日,在定远县教育局举行的201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励耕计划”贫困教师资助款发放仪式上。当时,王永胜作为全县88名受助教师代表作了事迹发言。发言席上,他面带微笑,声音铿锵有力,每一句发言,都流露出他对教师工作以及学生、同事、学校的热爱。他的自信,他作为教师的自豪和快乐,一点都看不出他是一名癌症患者。

第二次知道王永胜的消息,是前几天与红山学校校长陈锦武在一起吃饭时,陈校长谈到了这位老师。陈校长忧虑的说:“我这几天正在为学校的教务主任王永胜的身体感到发愁。王主任可能是结肠癌复发,我天天催他去医院检查,但他偏要坚持到学期结束才去医院,这万一要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我将后悔莫及啊!”

为了工作,身患癌症的王永胜硬是将一个学期的工作坚持到学期结束。这样的感人事迹,平时只有在报纸上看到的,现在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到学校采访时,一位名叫杨建浪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王永胜老师的一些情况。王永胜作为学校的英语教师和教务主任,和同事关系都非常好。2012年底,知道他患癌症了,同事们都劝他暂时在家修养一段时间,要按时到医院检查身体。可王主任偏要坚持上班,只要一忙工作,他就把看病治疗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作为同事,大家都非常佩服王永胜的敬业精神,也很感动。副校长王金良说:“若是其他人知道得了癌症,估计早就把自己吓哭了,但王主任却把患病的事情看的很轻。他的同事、学生现在都给他取了个外号,叫他淡定哥!”

【心里永远只有学生】

王永胜今年48岁,有着1米8的身高,身体健硕,在学校喜欢打篮球,像个运动员。到学校见到王永胜的时候,他正在班级侃侃而谈的与几位学生谈心。他要求学生寒假要注意安全,有空还要多看看书,不能忘了复习。八年级(1)班的高鹏同学牵着王老师的胳膊问:假期该怎么学习英语?王老师告诉他:“你口语不行,要多读英语课文,坚持听英语朗读带,通过增强语感来提高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听说来采访他的事迹,王永胜甚至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说,作为学校的教务主任,工作方面必须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教师,自己只是想尽力教好学生,让山里的孩子多学些知识,帮助他们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王永胜告诉我们:“我父母都是农民,以前因为老师教的好,自己学比较习认真,所以后来考上了师专,当了一名教师,脱离了贫困的农村生活。我希望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也希望孩子们都能有更好的人生。”

张万一同学是王永胜班里的英语课代表。聊到自己的老师,这个读八年级的女孩显得非常自豪。“王老师是一位特别敬业的好老师。他的家就在学校,师母陶传华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王老师的儿子在县城读高中。他每天要么是给我们上课,要么在办公室备课。王老师从来不睡午觉,他总是利用别人午休的时间到班里给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我们班学生都非常喜欢他的课,大家的英语成绩都很好。”另一位男生也说,王老师课下唯一的爱好,就是在我们班级前面的操场打篮球,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只要喊一声,他就会立即过来辅导。

患病治疗期间,王永胜班里的学生以及家长都要求去看望他,但他都不允许孩子们到医院去看望。没办法,学生们就经常用家长的手机给老师打电话或者发信息。电话里,王老师与学生说的最多的也都是与学习有关的话题。尽管这样,还是有先后有50多名已经读大学或走上社会的学生,买了鲜花和滋补品到医院看望王老师。王永胜有个叫王佳的学生,去年正在东南大学读研究生,听说王老师生病住院了,他就约了几位同学专程到医院去探望王永胜。

【晕倒后被确诊为结肠癌】

与王老师聊工作、学生的时候,他很健谈;但与他谈起自己的先进事迹、工作成绩的时候,他总说自己很普通,在学校只是一位英语教师和教务主任而已,做的都是应该做好的工作。好在王永胜一年365天都生活在学校,校长、同事、学生对他都非常了解。

八(1)班叶梦圆同学对王老师患病住院前几天的情景,至今还是记得特别清楚。“2012年9月底,同学们发现身体一直很强壮的王老师上课说话的声音变得有气无力了,连续几天脸都发红。9月30日那天,老师讲课时身体一晃,差点栽倒在教室里。到国庆节后,我们才知道,王老师是在家晕倒后被同事和家人送到医院的。在蚌埠市肿瘤医院,他被诊断为结肠癌。”说着说着,几位同学的眼圈都红了。

王永胜看同学们难过的都要哭了,他依然带着惯有的微笑表情去安慰同学们:“那几天我连续发烧,以为自己是伤风、感冒什么的。我以为自己身体素质很好,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所以就没有把身体的异常情况放在心上。”

学校工会主席陈子厚介绍了王老师的治疗情况。王永胜在2012年10月7日被确诊为结肠癌,在蚌埠市肿瘤医院住院治疗了2个月时间就出院了。出院的第一天,他就到学校要求上班。校长陈锦武坚决不同意王老师的要求,并耐心劝导王永胜刚出院,一定要安心调养身体。没过几天,王永胜又到学校找校长:“我出院了,每隔20天再去做一次化疗就行了。平时在家待着,我实在着急的难受,如果允许我上班,愉快的心情一定是最好的调养。”校长拗不过这个已有23年教龄老师,最终同意王老师到校上班。从2012年12月起,王老师又到学校每天忙着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学校的教务工作,课下给孩子们辅导英语学习。

校长陈锦武说:“我们前几天又催王老师去检查身体,发现糖类抗原超标,医生说有可能是结肠癌复发或转移。学校同事和他家人都劝他赶紧到医院去做系统检查,但他说自己是主课老师,又是教务主任,班级和学校的事情实在是放不下,偏要等到放寒假了再去医院。”说到这里,校长和同事都无奈的叹气:王老师太倔强了,为了工作,真是不要命!好在马上就放假了,祝愿他身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他的学生需要他,学校更离不开他。

【扎根山村学校23年】

王老师的家就住在学校里面,是学校在上世纪盖的教师用房,前后各两间瓦房,一个小院子,条件简陋,连自来水都没通。由于房子年代久远,房子墙壁的内层大部分都脱落了,即使开着电棒,家里也依然显得阴暗、潮湿。在正屋的中间,放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王老师的儿子在县城读高中,周末的时候,他们夫妇俩就骑着摩托车赶60里的路到学校去看孩子。正屋的东边,是王永胜夫妇的卧室兼书房,前面的一间小瓦房,是王永胜儿子与王永胜母亲共用的卧室,另一间小房子就是厨房。当天我们见到了王永胜正在读高二的儿子,一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王永胜爱人陶传华老师也是滁州师专1991届毕业生,同在红山学校工作,她当天不在家,到另一个乡镇学校参加期末考试监考工作了。

前几年,王永胜在几位亲友和同事的帮助下,也到县城选最便宜的房子按揭了一小套房子。他本来准备攒点钱把房子装修一下的,结果2012年生病了,现在不仅家里的积蓄用光了,还欠了近10万元的债。

在王永胜的书桌上有一摞奖状,其中有王永胜本人的,也有他爱人和儿子的。23年来,王永胜几乎年年都被学校和池河片教研中心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其中他带的英语学科,在与全县城乡50多所初中评比中,学生人均分曾多次进入全县前5名。真不敢想象,这么多年来,王老师在工作中比别人要多付出多少倍的努力和汗水!

王永胜与他爱人陶传华都是1991年毕业于滁州的最高学府——滁州师专。在90年代初的定远县,绝大部分大专生都被分配到了县城学校或者公路沿线大乡镇的完全中学任教了,即使当时被分配到普通初中的,后来通过考试或者调动,也都到县城或条件更好的乡镇学校工作了。王永胜老师夫妇却在山区学校一干就是23年!

王老师另一位同事跟我们聊起了他们夫妇扎根山村学校任教的一些情况。王永胜老家在从定远到滁州沿线的池河镇,他爱人陶传华的老家在岱山镇。当年毕业时,他们如果不进县城,至少可以到自己老家这样的大镇中学去任教。毕业分配的时候,严重缺教的红山学校校长到教育局要老师,希望有优秀毕业生到红山学校工作,支持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王永胜与陶传华觉得红山学校更需要他们这样的青年教师,于是就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这所偏远落后的山区学校。志同道合的王永胜与陶传华后来经同事撮合,成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多年来,很多老师到了这所学校都成了“流水兵”。他们都嫌这里交通闭塞,条件落后,乘车去一趟县城都要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要不了几年,便都要求调到其他学校工作了。唯独王永胜夫妇俩喜欢这里淳朴的民风,喜欢山里勤奋的学生,他们在这里教书育人,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23年来,他们从来没有向领导提出跳动工作的要求,也没有参加过一次县城学校的选调考试。

采访结束时,笔者与王永胜握手话别。在48岁的王永胜老师面前,尽管他身患癌症,但从他的脸上和言语中,我们只能读到阳光、自信、快乐和为人师表的幸福。现代医学证明,自信的人生态度和快乐的心情,是治疗癌症最好的助药,我们祝愿并相信王老师早日康复!

终审人:王诗根

返回原图
/